跳到主要内容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条目详情
上市时间2015/03/01
作者/译者[日] 岸见一郎 / [日] 古贺史健
中图分类B821 人生哲学
推荐指数⭐️⭐️⭐️⭐️⭐️
  • 心理学术语
  • 阿德勒目的论的理念
  • 心理模型的建立:人生三大课题(工作、交友、爱)
  • 价值导向:认知欲求、共同体(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价值评判
  • 典故导读
  • 观点争议
  • 总结:哲学性洞察

推荐序二 自我的枷锁和解放

现代心理咨询的思想种子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的认知流派

如何看待过去会对如何规划未来起到关键作用

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译者序

常常为诸事烦恼的现代人不是缺乏获得幸福的能力,而是缺少获得幸福的勇气!

引言

问题不在世界怎么样,是你如何看待世界。也许你是在透过墨镜看世界,这样看到的世界理所当然就会变暗。如果真是如此,你需要做的是摘掉墨镜,而不是感叹世界的黑暗。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通过过去解析原因和根据经验去预测未来有异曲同工之处,防止“决定论”唯一的做法是相信“相对”的原则。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是这样吧?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解析如何看待过去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请你注意这一点。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个体心理学的“目的”导论

他心有不满,而且也并不幸福。但是,他的确是按照“目的”而采取的行动。不仅仅是他,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也即所有事情心里有数,情绪也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触发的行为。总之,他应该也会采取一些应有的措施,甚至还有可能为你洗衣服。而且,你心里多少也预料了到他可能会那样做。 尽管如此,你还是大声呵斥了他。你感觉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作为相应的手段,你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弗洛伊德说错了

虽然凡事都有因果关系,但是却不是绝对的定律,一旦所有事情归因于原因,人就难以前行,往往被过去的自己所束缚。我们不可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可能让时针倒转。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巨头之间的理论差异所在。

青年:总而言之,您的主张还是以“人是可以改变的”为前提的吧?

哲人:当然。否定我们人类的自由意志、把人看作机器一样的存在,这是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

你想“变成别人”吗?

不要去奢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放下干扰同自己和解,闭上眼想想自己还有什么并珍惜。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完成颠覆关于“善与恶”的观念假设有人因为金钱纠纷而杀了人。即使如此,对其本人来说也是有“相应理由”的行为,换句话说就是“善”的行动。当然,这不是指道德意义上的善,而是指“利己”这一意义上的善。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不要混搅性格与生活方式,如内外向的性格是天生的,但选择何种生活方式是后天选择的,该理论的前提清晰认识“目的导向”,并不是和原因论般认为自己内向不喜欢与别人相处,不愿意接触外界的知识,从而渐渐变为固执己见的人。 注意“不愿意”才是你的选择,性格只是差异因素,实际上外向的人一样也会固执己见,对比这些好坏的标签占比只能说明两者的趋向何方的问题,结果并不是必然的。哲人:这不可能。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该理念是表述潜意识对我们的影响吧?不然这个自我层面的抉择该如何应对?

你把自己说成不幸的人,还说想要马上改变,甚至说想要变成别人。尽管如此还是没能改变,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你在不断地下着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青年:我之所以无法改变正是因为我自己不断下定“不要改变”的决心。我缺乏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的勇气,也就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正因为这样,我才会不幸。我以上的理解没有错吧?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出自韩寒《后会无期》) 明知自己需要改变一些陋习,明知怎么做可以为自己带来发展,明知要珍惜身边人却带去一次次的伤害。本质上还是人性的“恐惧”而作出逃避的决定。

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决定你的未来的是现在,制约你的抉择的是过去。不要作出“假如我…如果不是…”等等不存在的条件假定而受束缚。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有点像牛顿的参照体的概念。没有地面的参照物存在,火箭的升高也无法进行运动定量的描述。换到情绪上面,没有社会的关系,孤独感也会随之消失。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导论

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其实我们生活在主观的世界上,与其让客观事实被动影响自己的情绪,不如主动放弃客观的描述或定义,让自己更舒适。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

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即使1美元纸币所承载的价值是一种常识(共通感觉),那它也不是客观意义上的价值。如果从印刷成本考虑的话,它根本不等于1美元。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存在,那我也许会把这1美元的纸币放入壁炉当燃料或者当卫生纸用。同样的道理,我自然也就不会再为自己的身高而苦恼。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我们应该摈弃自卑感,进一步向前;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要更加幸福。如果是这样的自卑感,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有些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

阿德勒用“外部因果律”一词来进行说明。意思就是: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例如,前几天就有人说:“自己之所以始终无法结婚,就是因为幼时父母离婚的缘故。”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来看,父母离婚对其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创伤,与自己的婚姻观有着很大的因果关系。但是,阿德勒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把这种论调称为“外部因果律”。

换角度思考,不用刻意放弃乐趣,只需要将“成功的定义”拆分为一个个小目的,达成每一个小目标成为你的乐趣,让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具体就是指夸耀不幸。 青年:夸耀不幸? 哲人:就是说那些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而且,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

通过这种方式,我就可以变得比他人更有优势、更加“特别”。生病的时候、受伤的时候、失恋难过的时候,在诸如此类情况下,很多人都会用这种态度来使自己变成“特别的存在”。 青年:也就是暴露出自己的自卑感以当作武器来使用吗? 哲人:是的。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刚开始提到的那些闭门不出者就常常沉浸在以不幸为武器的优越感中。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自我超越,实现自我,这么高的境界一般人做不到。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竞争对手并不是具体指某人,而是处于不断比较的状态下产生一个假想敌,只要心中存在对比,不管怎么避免,假想敌可以是任何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下是不会感到幸福的。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这种陷阱实在太普遍,就像身不由己一样,并不能谁都能随心所欲,唯一能避免的就是刻意的训练。如:参加辩论、组织活动等。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有人说把鞋脱了就行,但是不能脱鞋的情况下只能蜻蜓点水般的一遍遍的锻炼。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人际关系中的三大课题。阿德勒把这些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三类,又统称为“人生课题”。

如果从距离和深度这一观点来考虑的话,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可以说门槛最低。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因为有着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通目标,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或者说必须合作;而且,因“工作”这一点结成的关系,在下班或者转行后就又可以变回他人关系。

这些情况都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讨厌因为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讨厌被贴上“你没有能力”或者“你不适合这个工作”之类的无能标签,更讨厌无可替代的“我”的尊严受到伤害。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不羁放纵爱自由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之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吃饭的方式让你不满意,在房间里的散漫姿态令你生厌,甚至就连对方睡眠时的呼吸声都让你生气,尽管几个月前还不是这样。 青年:……是的,这个能够想象得到。 哲人: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正因为如此,世界才随时可能变成危险的所在,人们也就有可能把所有他人都看成“敌人”。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能够消除自卑感,可以增加自信心。对,这就是“价值”的问题。先生您上次不也说过吗?自卑感就是价值判断的问题。

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认可欲求与赏罚教育的弊端。

想要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的期待”这一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但是,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痛苦吧。因为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课题分离的原则“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记:该如何处理分离课题我的建议是这样。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 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若你是驾驶火车的人,保证前进过程的安全与速度平稳;若你是轨道建设者,需确保方向清晰。 有人需要在两者之间不断切换角色,有人因外界的条件只需完成驾驶任务。在不对比条件的情况下都是可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 不过要记住驾驶火车的人并不能决定前进的方向,轨道才是。的确,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比如走在父母铺好的轨道上。尽管这里也会有各种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了走着就不会迷路。但是,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那就有可能会迷路,甚至也会面临着“该如何生存”这样的难题。

分离课题,就是河水不犯井水。以自我为约束或生活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尊重他人,但切勿将想法强加于人。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父母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对其人生规划或结婚对象指手画脚,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是的。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之卡由他人掌握着。正因为如此才非常在意“那个人怎么看我”,选择满足他人希望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能够理解课题分离就会发现,其实一切的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会是全新的发现。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过分依赖认知欲求同是已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在只关心“我”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这个观点格局够大如果是地球仪,既可以把法国看作中心,也可以把中国看作中心,还可以把巴西看作中心。一切地方都是中心,同时一切地方又都不是中心。根据看的人所处的位置或角度可以产生无数个中心。

这就是勇气。

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不管如何与社会联系的深度或广度,人只要生活在人类社会,一切的活动都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协作上,想一下货币的属性就明白了。当然。假如他要买一片面包,相应地要支付一枚硬币。这枚被支付的硬币不仅可以联系到面包店的工作人员,还可以联系到小麦或黄油的生产者,抑或是运输这些物品的流通行业的工作人员、销售汽油的从业人员,还有产油国的人们等,这一切都可以说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人绝不会,也不可能离开共同体“独自”生活。

也就是说,在认知范围内看到的就是“世界”,因为人类始终是有认知边界,谁也无法超越人类社会的知识范围成为全知。处于迷茫期也不用担心,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认知受限,多学习舒适区以外的知识,慢慢扩大自己的“范围”。

假设你是学生只看到“学校”这个共同体。也就是说,学校就是一切,我正因为有了学校才是“我”,这之外的“我”根本不可能存在。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思考:在官僚体系上真的存在横向关系吗?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采用纵向管理,因为事务总是具有优先级,一定的层级能更高效,若将事务与关系分离,那该如何处理?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有鼓励才有勇气

对应前文: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表扬是对方给予的认可或社交手段,不管目的如何,千万不要产生依赖。

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有价值就有勇气

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可以看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核心在于约束自身,将三大课题分离,能意识共同体的概念并全心全意为自己谋福祉,只要足够多的个体做到,一个理想的共同体社会架构就此诞生。“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我的意见也完全相同。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你与父母或上司、还有后辈或其他人之间建立的是纵向关系吧。

我们常常将没办法放在嘴边,却没有勇气去提出更有效的建议去解决问题,因为发掘更有效的做法需要时间和精力,还有接受失败的勇气,所以80%的人都不会去做,剩下20%的人才有机会出圈。

因为作出决定的是上司,我只是按照命令行事。

哲人:你没有责任吗? 青年:没有。那是发出命令的上司的责任,这就是组织的命令责任。 哲人:不对,那是人生谎言。你有拒绝和提出更好方法的余地。你为了逃避其中的人际关系矛盾,也为了逃避责任,而认为“没有拒绝的余地”,被动地从属于纵向关系。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在人前我会小心翼翼害怕出错,有时明知不会有坏的结果,却总是不好提 意思表达,现在发现其实是一种自我限制。如果是一个人的时候,谁都能够像国王一样无拘无束。总而言之,这也是应该从人际关系角度出发考虑的问题。因为并不是“本真的自己”不存在,只是无法在人前展露出来。

在共同体的理念中,我们不是要肯定自我,而是平静接受,拥有勇气去改变可改变的现状,记住生活方式是可选的,相信自己,怀有勇气吧。

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采用怀疑态度,对方的一言一行都显得特别敏感,甚至于对方也不愿意与你“坦诚相待”,主动与你拉开距离。 只要持有大量怀疑,一切都是空谈,人类社会的需要信任,为什么我们相信货币、历史、宇宙等,甚至父母是否亲生父母?怎么证明那些证据是真实的?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所以信赖/信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对方无意的言行、与别人通电话时的语气、联系不上的时间……如果用怀疑的眼光去看,所有的事情看上去都会成为“不专一的证据”,哪怕事实并非如此。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三为一体。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道理很简单,实践需要时间。

可以迷路也可以走偏,只要不再从属于纵向关系,不畏惧惹人讨厌地自由前行就可以。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确实如此,而且人类是目前唯一会自杀的生命体。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把人生当作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了一条“线”。自降生人世那一瞬间便已经开始的线,画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曲线到达顶点,最终迎来“死”这一终点。

舞动人生

每一个瞬间都是一个个小点,平静思考自己所拥有的,根据不同的情况融合不同的曲线。就如李小龙先生所说的“像水吧!朋友”。 “清空你的思想,像水一样无形。将水倒入杯子,它成为杯子的形状;倒入瓶中,成为瓶子的形状;倒入茶壶中,亦呈茶壶的形状。水可流动,可撞击。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 —— 李小龙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过好当下每一刻,因为目标往往不是唯一的,可以失望可以悲观,收拾情绪后重新出发,往往这就是人生,内心足够坚强,事情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想想你当下拥有的,人生从来都不是索求而是争取。

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当然,即使因为某些事情而没能够到达金字塔,那也并非没有旅行。这就是现实性的人生。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那就根本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我们将人生思考过于复杂,总是在不同的维度进行对比、分析、用过去的原因逃避问题、对未来进行过多的假设。长久以来逃避在此时此刻迈出勇气,突破原有的生活方式。 其实生活很简单,烦恼大多数是自找的。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